0 0 0

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轩叔君
1月前 360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蛋先生的学术生存」,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作者: 施爱东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艺文志eons 出版年: 2024-7 页数: 400 定价: 68 装帧: 平装 丛书: 艺文志·社会 ISBN: 9787532190119

内容简介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当我们借助“发展”和“进步”的眼光来回望一个学科的学术历程时,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常规预设,比如:学术发展是在传统继承基础上的学术创新,学术发展是沿着一条从低往高、后出转精的道路不断前进的,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与他的学术贡献大致成正比,等等。在这些预设之下,成王败寇,能够进入学术史大门的永远只是极少数知名学者,而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了学术史的大门之外。可是,只要我们换一种眼光,参照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思想方式,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的行业习俗以及他们所处的学术生态,一样应该得到我们的讨论。 在学术行业,一样有祖师崇拜、学术赶集、资辈亲疏、派系与行规、控制与反抗、顺从与革命,有主流与边缘的分野、师承与圈子的壁垒、尊老与维亲的传统,还有自卖自夸的学术营销、连横合纵的操纵方略。有些看似国民性的学界弊端,其实是国际性的科学社会学难题;有些貌似公平的行业规则,其实严重束缚着学术发展。常规研究和科学革命,既是学术发展不可或缺的行进双轨,也是无需蓝图规划的自然历程。本书就是这样一部关注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工作者,供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术工作者参考的“社会生态志”。

作者简介

施爱东 196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科学哲学。著有《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故事法则》《故事机变》《故事的无稽法则》《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金庸江湖手册》等。

网友热评

Vinland: 反思精神不错,但作者似乎写着写着就从对学科现状的人类学考察变成了逆练学术的葵花宝典,并且写的也是水水的。最让人有兴趣的是其中对学阀作风的吐槽,但篇幅很少,而且受限制于业内身份,最终也是“和光同尘”,一笑了之而已。 紫曦: 猛地一读好笑,仔细一想凝重。为什么民俗学研究的种种经典议题(祖师崇拜,礼物互惠,箭垛式造神)能够套在学界身上无缝完成自身反讽,也许正是因为任何一个所谓“界”都是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操演出来的,没有新鲜事。以为在纸上,实际都在其中。作者显然也看到了结构之内一些更难以撼动的东西,所以才有这个意味深长的讽刺:“能引得一群鸭子跑过来跑过去的,永远不是那个头脑最清楚的哲学鸭子,而是手里拎着一桶鸭食的心怀叵测的饲养员。”正因如此,后半部分的“术”的部分,以及评论中有人指出或许有青年弄潮儿逆练,其实都已经被前半部分微妙地消解——内封都说了,这是《葵花宝典》。非常欣赏作者的真诚与勇气,或许最大的勇气是后记中承认自己还不够勇敢,只是一个较真的普通人。 奭: 点名批评和表扬。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铁狮子坟-小西天的学阀做派,后半部分差不多的手段,一到园子里的人身上,就变成了共同体,大加表彰,就说这也太国际著名双标了吧。以及这本书揭露了很多学界的规则,原意可能是批判,但很可能被当成学阀修炼教科书来逆炼,这儿就这个德性这个土壤。 草虫: 习惯性地拆开封壳。只见实际的封面,正面赫然六个大字:“儒林葵花宝典”。再看背面,“学术丛林守则”。大笑~

图书目录

学术丛林的行业民俗 一、祖师崇拜:学术领袖的神威与功能 二、学术机构:祖师的香火地、学者的栖身所 三、薪火与香火:导师与学生的不对等互惠关系 四、寿者仁:成功学者的成功秘诀 五、学术推广:圈内的口碑与圈外的宣传 六、宏观学术规划:一支无效的学术指挥棒 七、学术创新:压垮学者和学术的第三座大山 八、学术版图周圈论:圈层递推的学术革命 九、圈子的形成:反抗旧秩序建立新秩序 十、学科危机:研究范式的过度操作 十一、学术革命:重立一个“新”偶像 学派、流派与门派 一、“神论文”与“神答辩” 二、学派、流派、门派的概念界定 三、学派只能形成于学科发展的成熟阶段 四、核心理念:研究纲领及其硬核 五、核心人物:擅长学术经营的学派领袖 六、自觉的共同体意识:共同理念的生成基础 七、学派之间的不可通约性 八、学派的眼光都是片面的,但也是互补的 九、“中国民俗学派”的悖论 十、门派:丁春秋的弟子群 十一、门派、学派、流派的递进路线 学术研究的学“术”问题 一、常规研究就是“做应用题” 二、学术研究的“问题优先原则” 三、研究进路的“结论先行原则” 四、重复解题的意义 五、理论建设是一种认识活动 六、假说是理论建设最重要的步骤 七、借助归纳推理形成新的假说 八、用普通逻辑规范学术研究、提升学科竞争力 九、弱势学科的自我拯救 学术研究的“边界”问题 一、确定科研工作的课题边界 二、课题边界的特异性原则 三、课题边界的排他性原则 四、课题边界的可操作性原则 五、如何设定操作边界 学术写作的故事学 一、事项民俗学批评 二、事件民俗学:讲故事的民俗研究 三、从非常事件切入民俗研究 四、微民俗、低微理论与日常生活 五、关注异常现象 六、基于良好知识储备的问题意识 七、人情练达的民俗感悟力 八、学术侦探一样的勘案能力 九、让民俗学以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 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一、基于认知目的和圈地发展的学科建设 二、基于计划体制的学科蓝图 三、学科体系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 四、民间文学研究什么 五、实证研究是民间文学的立足之本 六、外部刺激:时势和利益驱动的学科发展 七、内部刺激:以学术自由促进学科发展 学术对话的功能与路径 一、学术对话的形式与特征 二、学术对话的意义和功能 三、无形学院:“假私济公”的精英对话机制 四、势利选择:对话对象的认同与排斥 五、平台建设:个体与团队的互惠共荣 代后记学术工匠的个体民俗志 一、偶然选择了民间文学专业 二、用“民间的方法”从事民间文学研究 三、学术人生的三级台阶 四、参与创办“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五、栖身文学研究所 六、吕微为首的民间室读书班 七、杨早为首的年度话题小组 八、以微博为主的网络谣言研究 九、坚持“减法原则”,服务中国民俗学会 十、把故事研究当主业 十一、转向自我的田野访谈

蛋先生的学术生存"网盘下载"

版权说明

1、本站不保存、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以上二维码指向为网盘资源链接,其内容归对应版权方所有
2、如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点击下面举报/反馈按钮反馈或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投诉说明情况
3、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页面内容,谢谢理解和配合

这些人下载过 (12)
  • 只是戏一场、
  • 我是宇宙无敌超级大傻瓜
  • 对称唱戏
  • 不爱就不爱我也不需要
  • 满身傲气人
  • 执手莞尔
  • 酒暖我心
  • 感觉男神的身上有wifi
  • 傻瓜思想
  • 因为我爱你你才闪耀
  • 跟姐走放飞你的梦想
  • 友笑颜谨夕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