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学之冬:1933年,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

只是戏一场、
1月前 300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文学之冬:1933年,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作者: [德]乌维·维特施托克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万有引力 副标题: 1933年,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 原作名: Februar 33: Der Winter der Literatur 译者: 陈早 出版年: 2024-1 页数: 348 定价: 7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218167367

内容简介

我们必须等,等一个取决于诗的质量而非政治狂热的时代。 ★为欲有所言而不能者 ★为身处剧变不知浪潮去向者 ———————— 【本书获誉】 ?2024年三联行读图书奖·文学翻译奖; ?2023年新周刊刀锋图书奖年度好书; ?连续10周上榜豆瓣历史文化图书一周热门榜; ?梁文道、赵冬梅、止庵、陆大鹏、马凌、范晔、 胡桑、周嘉宁、祝羽捷等推荐 ?入选凤凰网读书2023年度推荐图书·公众悦读书单; ?入选三联生活周刊第三届行读图书奖1月书榜; ?入选新京报书评周刊2024年1月新书月榜。 ———————— 【名家推荐】 这不是一本孤立的书,它进入了一张网,将我已有的阅读经验联系起来,让我不断追索下去。 ——梁文道 逐日记载那些至今读来犹感骇人听闻的真实事情,非常具体,充满细节,人们没有后来才能有的认识,只有当下迷茫的思想和险恶的命运。 ——止庵 面对时代之变,选择如此之难。要判断事情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真正糟糕,对局中人来说,这实在太难了。所以那些未必能看穿历史走向的迷雾,仍能做出有尊严的选择的普通人,就格外令人尊敬。 ——范晔(知名译者、三联生活周刊行读图书奖评委) 文明不总是向前的,文明崩坏时,比想象的还要迅疾和猛烈。本书没有深描,只是一天天写下来,时时附上“今日要闻”,这就足够让人感受到彻骨严寒,感受到非虚构作品比虚构作品更有冷静的现实感。 ——马凌(资深书评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这是一部出色的群体传记,也是一幅精彩的浮世绘。魏玛时期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学,到这里就戛然而止,可悲可叹。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陆大鹏(知名译者、书评人) 希特勒上台以后的短短四十天,系统性的暴戾和躁动如何将个体的精神彻底瓦解。本书以全景式日记体的叙述,将十几位德国文学艺术界精英的命运汇聚成一个决定性的瞬间。相信对于处在各个地域,各个历史时期的创作者都会有启发。而精神世界的土崩瓦解始于日常生活的溃败,一旦真正的恐惧在体内弥漫,诗的意志也荡然无存。 ——周嘉宁(作家) 本书旨在还原历史现场,通过艺术家们的日记、信件,展示他们的亲身经历,反映了试图捍卫法治和民主之人的遭遇。它揭示了在纳粹压迫下,如何从不知所措到最终的政治顺从,以及这一过程中艺术家群体的精神丧失和道德沦丧,从而引发对现实选择和精神价值的深刻反思。 ——祝羽捷(作家、策展人、文化学者,复旦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候选人)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焚书,这种古老的独裁方法中西通用,对文艺的严苛审查机制会让作家们在创作过程中进行自我阉割。阅读这本书也让人振奋,即使在最凄清的寒夜,精神的光芒依然闪烁。许许多多叫人难忘的细节链接成人类的精神银河,给我们永恒的启示。 ——申霞艳(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以蒙太奇的手法将1933年1月底到3月中旬纳粹上台前后德国文化人彷徨、焦虑、愤怒、勇敢……的心态、行止做了精彩纷呈的刻画,其细腻和生动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借由这些叙述,我们重回紧张到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历史现场,不仅能感受彼时政治宿命的重压,也可藉此反省人的存在与操守的终极意义。 ——刘铮(南方都市报首席编辑) ———————— 【内容简介】 1933年2月,诗的意志溃败于政治的狂热。 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后,随即对共产主义者和社会民主人士展开迫害,活跃在德国政治、文化舞台的作家和艺术家首当其冲,在纳粹当政初期的短短一个月内,这些作家、艺术家或遭监禁、枪决,或被迫逃离德国。本书以切近的视角和细腻的叙述,记录从1933年1月28日到3月15日每一天里发生的迫害和逃亡,描述了托马斯·曼、埃尔莎·拉斯克-许勒、布莱希特、阿尔弗雷德·德布林、胡赫、乔治·格罗兹、亨利希·曼等魏玛时代多位文化巨匠的遭遇。这短短一个多月成为德国文学的冬天,也是全世界寒夜的序幕。

作者简介

[德]乌维·维特施托克(Uwe Wittstock) 著 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曾在《法兰克福汇报》《世界日报》《焦点》杂志等媒体担任文学编辑,曾获得特奥多尔·沃尔夫新闻奖,著有《剃掉胡子的马克思》《现代性之后:关于当代德国文学的论文》《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生活的故事》等书。 陈早 译 陈早,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网友热评

格瓦拉: 1933年小巷 寒冬彷徨 世界在纳粹的前进下惊慌 打字机继续推向 接近危险的那下一行 诗歌笼罩了惨淡的雾 飘向枯萎的树 沉默的对我哭诉 菩提树大街上的女神像 冲锋队员的臂上 鹰徽的徽章 微亮 无人愤懑声响 深夜的拜访 邪恶 在勃兰登堡的月光下 血色的开场 文无第一章会之: 不要抖机灵,不要耍个性,不要觉得找不到你(doge) 法奶: 把很多熟悉和不熟悉的名字串了起来,现场感很强。确实,对于身处1933年现场的人来说,历史的走向是他们无法看清的,其实此刻的我们不也是一样? drunkdoggy: 大部分女性都非常勇敢;大部分做过记者的作家都非常清醒和坚定;更喜欢罗特了;很多著名大作家都让人失望;让人失望的人往往在战前战后都过得很好,他们会像变色龙一样变幻粉饰自己的立场,即使托马斯伯恩哈德也不清楚贝恩在大历史中的真面目;历史正在上演世纪轮回,连每天增加的流感病例都与现世如出一辙;他们多么惧怕文学艺术尤其是讽刺啊(握笔的人是多么有力量啊);“我要留下。就让他们来抓我吧。我考虑很久了。我要留下。”留下的人被历史遗忘了名字,但总有人会记住TA。 云破月来啥弄影: 看得胆战心惊的逐帧快放断裂史全景图,魏玛时代现代文艺的多元繁华一朝覆灭,纳粹雷霆暴击下文坛凋残风云四散,流离与退守,陨落与迷狂,从此远望当归,从此笔墨泣血,从此愁肠永结

图书目录

跨过悬崖的一步:决定一切的那个月 共和国最后的舞会:1月28日,星期六 地狱当道:1月30日,星期一 临门之斧:1月31日,星期二 劣等外族血统:2月2日,星期四 被缝上的舌头:2月3日,星期五 不知道如何是好:2月4日,星期六 雨中葬礼:2月5日,星期日 例会:2月6日,星期一 丑陋、狭隘、暴力的天性:2月10日,星期五 作家卫队:2月12日,星期日 黑衣人:2月13日,星期一 发烧和逃亡:2月14日,星期二 摔门而去:2月15日,星期三 小老师:2月16日,星期四 我走了,我留下:2月17日,星期五 银湖无宝:2月18日,星期六 还写什么?:2月19日,星期日 来付款吧!:2月20日,星期一 相当好的伪装:2月21日,星期二 未来几周活下去:2月22日,星期三 部长做客:2月24日,星期五 内战法庭和警力保护:2月25日,星期六 旅行建议:2月27日,星期一 独裁降临:2月28日,星期二 与世界脱节:3月1日,星期三 假妈妈:3月3日,星期五 别开门!:3月4日,星期六 投票:3月5日,星期日 移民的孤独:3月6日,星期一 勇气、恐惧与火焰:3月7日,星期二 只剩告别:3月8日,星期三 意外的攻击:3月10日,星期五 最后的日子:3月11日,星期六 出发:3月13日,星期一 地狱景象:3月15日,星期三 后续岁月:33份人生缩影 后记 致谢 译名表 文献 图片来源

文学之冬:1933年,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网盘下载"

版权说明

1、本站不保存、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以上二维码指向为网盘资源链接,其内容归对应版权方所有
2、如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点击下面举报/反馈按钮反馈或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投诉说明情况
3、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页面内容,谢谢理解和配合

这些人下载过 (12)
  • diana(黛安娜)
  • 至怹
  • 地球两端
  • 让你懂我
  • 覆灭神话
  • 深情不如旧版
  • 林间鹿
  • 不在泛滥
  • 丨ㄖ巷
  • 旧友称心
  • 情太虚泛
  • 秉舟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