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技术与实践.epub

一文不值
1月前 310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技术与实践.epub」,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在线查看,支持多种文档格式转换。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技术与实践 作者: 陈熹/孙宇熙 出版年: 2015-1 页数: 344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1483175

内容简介

【本书特色】 国内首部系统介绍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专业书籍 众多业界专家倾力奉献,揭秘如何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理论与企业案例完美融合,呈现云计算时代的数据中心最佳解决方案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与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有关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实例介绍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涉及的技术、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深入介绍构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计算、网络、存储、安全、自动化管理和高可用性等基本技术,并辅以解决方案和大型实例,力求使读者全面了解当前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实际构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本书适于作为数据中心分析、设计、研发、管理工程师的技术普及读物,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特点】 1.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软件定义计算、存储、网络等一 系列技术的蓬勃发展,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应运而生。 2. SDDC所涉及的概念、技术、架构、规范都在迅速发展,但又并不同步。我们要展示给大家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 3. 要了解什么是SDDC,至少要回答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SDDC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是什么驱动了SDDC的演化?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SDDC是由什么组成的(包括软件、硬件、标准等)? SDDC将向何处发展? 4. 领先企业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未来数据中心的需求不仅是巨大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下一代数据中心技术对于未来互联网乃至整个IT业的技术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名家推荐】 有了以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为基础的混合云,企业就可以进退有度,游刃有余,加上成功管理新的移动终端技术,可轻松进入“云移动”时代!这也是为什么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最近获得大家注意的根本原因。EMC中国研究院编著的这本《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技术与实践》恰逢其时,它会给读者详细解说怎么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 VMware高级副总裁,EMC中国卓越研发集团创始人 Charles Fan

作者简介

陈 熹 EMC中国研发集团高级研发经理、中国研发集团技术委员会委员。在2011年加入EMC卓越研发集团后,陈熹一直致力于云基础架构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研究与开发,曾任EMC中国研究院云基础架构实验室主任、顾问工程师,目前从事超融合基础架构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加入EMC之 前,陈熹曾在IBM、Sun Microsystems从事云基础架构的研究与开发,涉及的领域有IT管理系统、操作系统、文件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等。 Ricky Sun (孙宇熙) EMC首席技术官办公室技术总监,于2012年11月加入EMC卓越研发集团,担任EMC中国研究院技术总监、中国研发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在加入EMC之前,Ricky供职于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创新中心,作为高级产品经理来驱动在健康医疗、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领域的创新。Ricky在美国加州硅谷有十几年的IT工作经历,曾经供职于Yahoo和网络安全、Web 2.0、快速启动操作系统行业的多家创业型公司。

网友热评

均可Drink: 相当不错,很多部分甚至比专门讲sdn,虚拟化技术之类的书还要清晰明了! pansin: 云计算、大数据的普及对数据中心的冲击不言而喻,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数据中心的技术升级在所难免。计算、网络、存储基本资源的管理与数据分离,物理与逻辑的解构从理论到实践,干货满满。规模化扩展带来的自动化管理、安全、编排、高可用性问题也从理论到实践给予介绍。第二部分是emc、vmware产品解决方案的系统介绍,第三部分是aws、pplive的整体案例,掩卷细思,受益匪浅。当然作为emc的作者团队介绍产品夹带私货可以理解,只不过在实践的一致性层面对开源的产品一鳞半爪不够一致性。整体而言,推荐。 你是猪才怪: 续《腾云》后又一本硬货,没有死角的介绍了最新的相关技术

图书目录

编委会 序 前 言 第一部分 总体介绍 第1章 基本概念2 1.1 数据中心的历史3 1.2 继续发展的推动力6 1.3 软件定义的必要性8 1.4 架构分析13 1.4.1 基本功能模块14 1.4.2 层次细分14 1.4.3 接口与标准17 1.5 现状与发展18 1.6 第三平台:SDDC上的IT新浪潮20 第二部分 关键技术 第2章 软件定义的计算26 2.1 虚拟化的定义与基本概念26 2.1.1 虚拟化定义26 2.1.2 虚拟化产生背景26 2.1.3 计算虚拟化27 2.1.4 VMM的要求与基本特征30 2.1.5 虚拟化平台的不同架构30 2.2 虚拟化技术分类31 2.2.1 x86平台虚拟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31 2.2.2 全虚拟化32 2.2.3 半虚拟化32 2.2.4 硬件虚拟化33 2.2.5 小结33 2.3 CPU虚拟化34 2.3.1 二进制翻译34 2.3.2 硬件解决方案35 2.4 内存虚拟化36 2.4.1 软件解决方案36 2.4.2 硬件解决方案37 2.4.3 内存虚拟化管理面临的挑战38 2.5 I/O虚拟化38 2.5.1 背景介绍38 2.5.2 基于软件的I/O虚拟化39 2.5.3 基于硬件的I/O虚拟化42 2.6 实例剖析46 2.6.1 VMwareESX46 2.6.2 Xen53 第3章 软件定义存储59 3.1 新的存储管理模式59 3.1.1 传统存储面临的挑战59 3.1.2 新的管理模式:软件定义存储61 3.2 与存储虚拟化的比较63 3.3 架构、功能与特性66 3.3.1 数据模块与控制模块67 3.3.2 系统架构设计68 3.4 解决方案:分类与比较72 3.4.1 分类方法72 3.4.2 现有产品简介74 3.4.3 分类映射77 3.5 市场现状与分析78 3.5.1 技术影响79 3.5.2 软件定义存储的商业价值80 3.5.3 市场展望81 3.6 典型实现81 3.6.1 基于传统外置存储:ViPR81 3.6.2 基于服务器内置存储:ScaleIO85 第4章 软件定义网络91 4.1 概述91 4.1.1 什么是SDN92 4.1.2 SDN的架构和特征94 4.1.3 SDN相关组织介绍97 4.1.4 各大厂商对SDN的态度和应用101 4.2 SDN的技术实现108 4.2.1 以网络为中心的实现109 4.2.2 以主机为中心的实现120 4.3 SDN的典型实现:OpenStack中的网络组件Neutron131 4.3.1 Neutron在OpenStack中的架构132 4.3.2 Neutron在OpenStack中的工作机制134 4.3.3 NiciraNVP插件134 4.3.4 小结137 第5章 自动化资源管理138 5.1 资源管理定义138 5.2 资源管理对象140 5.3 资源管理策略143 5.3.1 资源管理一般性评价指标和标准143 5.3.2 资源管理的主要策略144 5.4 多租户管理147 5.4.1 网络多租户管理148 5.4.2 计算多租户管理149 5.4.3 存储多租户管理149 5.5 性能管理150 5.6 对外服务接口153 5.7 资源管理典型实现156 第6章 流程控制163 6.1 概述163 6.2 架构和功能168 6.2.1 数据中心Orchestrator的架构168 6.2.2 数据中心Orchestrator的功能170 6.3 实现数据中心自动化171 6.3.1 数据中心的自动化势在必行171 6.3.2 自动化的好处171 6.3.3 自动化实施的对象173 6.3.4 如何实现自动化173 6.4 实例分析175 6.4.1 VMwarevCloudOrchestrator175 6.4.2 SystemCenterOrchestrator178 第7章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安全184 7.1 数据中心安全设计原则184 7.2 物理基础设施的安全186 7.3 软件定义层的安全187 7.3.1 安全的计算187 7.3.2 安全的存储193 7.3.3 安全的网络197 7.4 软件资源协调层的安全203 7.4.1 统一的身份与访问授权管理203 7.4.2 安全技术的统一运用205 7.5 小结207 第8章 软件定义的高可用性208 8.1 高可用性系统设计209 8.1.1 不可用的常见原因209 8.1.2 冗余的组件部署210 8.1.3 高可用性集群210 8.1.4 典型的冗余配置211 8.2 软件定义之路——计算的高可用性213 8.2.1 高可用性对应用的需求213 8.2.2 高可用性集群——VMwareHA214 8.2.3 零停机保障——VMwareFT218 8.3 软件定义之路——存储的高可用性219 8.3.1 基于VPLEX的高可用性219 8.3.2 ScaleIO的高可用性222 8.3.3 ViPR的控制器集群与HA数据服务223 8.4 软件定义之路——网络的高可用性224 8.4.1 网络虚拟化225 8.4.2 逻辑端口镜像226 8.4.3 网络控制器集群226 8.4.4 网关服务的高可用性227 8.5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228 8.5.1 整合的解决方案229 8.5.2 持续可用性230 8.5.3 分布式快速数据恢复231 8.6 典型实现232 8.6.1 VMwareSDDC的高可用性232 8.6.2 OpenStack的高可用性设计234 第三部分 解决方案与应用 第9章 总体解决方案238 9.1 SDDC的基本要素238 9.2 SDDC实例:VMware解决方案239 9.2.1 VMwareSDDC的计算242 9.2.2 VMwareSDDC的存储243 9.2.3 VMwareSDDC的网络246 9.2.4 VMwareSDDC的高可用性和容错249 9.2.5 VMwareSDDC的自动化250 9.2.6 VMwareSDDC的安全机制251 9.2.7 VMwareSDDC的管理252 9.2.8 VMwareSDDC实现小结253 9.3 SDDC实例:OpenStack解决方案254 9.3.1 Horizon控制面板256 9.3.2 Nova计算组件256 9.3.3 Swift对象存储257 9.3.4 Glance镜像存储257 9.3.5 KeyStone身份控制257 9.3.6 Quantum网络257 9.3.7 Cinder块存储258 9.4 小结258 第10章 云存储应用259 10.1 云存储案例259 10.2 云存储实现260 10.2.1 可管理性262 10.2.2 云存储系统的类型262 10.2.3 访问方法263 10.2.4 性能263 10.2.5 多租户264 10.2.6 可扩展性264 10.2.7 可用性264 10.2.8 可控性265 10.2.9 效率265 10.2.10 成本266 10.3 云存储模式266 10.3.1 公有云存储266 10.3.2 私有云存储267 10.3.3 混合云存储267 10.3.4 三种云存储模式比较267 10.4 主要云存储服务提供商268 10.4.1 企业级云存储268 10.4.2 个人云存储269 第11章 虚拟化大数据平台270 11.1 概述270 11.2 VMwareSerengeti272 11.3 AWSEMR280 11.4 小结283 第四部分 大型实例分析 第12章 AWS数据中心实例286 12.1 AWS概述286 12.2 EC2管理计算能力287 12.2.1 EC2概述287 12.2.2 EC2架构287 12.2.3 EC2存储288 12.2.4 自动缩放289 12.2.5 网络路由289 12.2.6 EC2实例289 12.3 可扩展的存储291 12.3.1 块存储291 12.3.2 对象存储292 12.3.3 冷数据归档293 12.3.4 云存储网关294 12.4 弹性十足的网络295 12.4.1 亚马逊的VPC296 12.4.2 VPC的特性296 12.4.3 VPC的应用场景298 12.4.4 VPC对SDN的践行301 12.5 自动化的管理和部署302 12.6 效益分析与未来发展305 第13章 PPTV基础平台管理体系306 13.1 系统概述306 13.1.1 云部署模型306 13.1.2 自建IDC部署概述307 13.1.3 系统架构和组成307 13.2 IaaS部署和管理实践308 13.2.1 基于CloudStack的IaaS管理平台308 13.2.2 存储服务310 13.2.3 基于CloudStack的私有云平台最佳实践310 13.3 MaaS管理和基础服务体系311 13.3.1 MaaS管理架构311 13.3.2 自动化基础设施管理架构概述312 13.3.3 开源工具链312 参考文献319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技术与实践.epub"网盘下载"

版权说明

1、本站不保存、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以上二维码指向为网盘资源链接,其内容归对应版权方所有
2、如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点击下面举报/反馈按钮反馈或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投诉说明情况
3、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页面内容,谢谢理解和配合

这些人下载过 (12)
  • 留不住的东西就用力扔远点
  • 安好可否
  • 你无所谓我
  • 听你的悲鸣
  • 应场落梅风
  • 习惯了而已
  • 少年该与不该
  • 你长得咋那么像我女朋友
  • 你是我用生命保护的女人
  • 玻璃球
  • 于暮夏风中
  • 国产小伙妖娆帅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