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人的疆域:卡内蒂笔记1942—1985

幻影逐光
17天前 290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人的疆域:卡内蒂笔记1942—1985」,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人的疆域 作者: [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卡内蒂笔记1942—1985 原作名: Die Provinz des Menschen: Aufzeichnungen 译者: 李佳川/季冲/胡烨 出版年: 2020-5 页数: 892 定价: 13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59827661

内容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群众与权力》作者卡内蒂人道主义思想地图 一个对不死的承诺,足以撑起一个宗教。一句简单的命令,足以消灭四分之三的人口。人究竟想要什么,生还是死? 本书为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的四部笔记合集,包括《人的疆域》《钟表的秘密心脏》《苍蝇的痛苦》《汉普斯特德补遗》,创作时间跨度从1942年直至1985年,是卡内蒂小说、政论、回忆录和戏剧作品的重要补充。 卡内蒂一生经历流亡与漂泊,是20世纪欧洲苦难的缩影,他自青年时代起就将“笔记”作为一种严肃的文学创作体裁加以实践,在笔记中对自己的观察、记忆、灵感与哲思进行即时的记录。本书是持续半个世纪的独立省思过程的结晶,堪称这位文学大师的思想地图,展示了他思想发轫、成型与转化的脉络,和对20世纪历史的见证。本书也包含大量关于文学作品与作家的评论,以及作者对衰老和死亡的沉思。卡内蒂善于将个人体验及其所在世界的一切融入格言警语之中,“这些笔记记录了最崇高的斗争之一,那就是避免失去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盲目的世界中的人的视野。” ——————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群众与权力》作者埃利亚斯•卡内蒂人道主义思想地图——“这些笔记记录了最崇高的斗争之一,那就是避免失去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盲目的世界中的人的视野。” 1981年,卡内蒂因其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自青年时代起,卡内蒂就将“笔记”作为严肃的文学创作体裁加以实践,持续数十年在笔记中对自己的观察、记忆、灵感与哲思进行即时的记录。本书是卡内蒂对他所生活的动荡世界的见证,是理解其小说、戏剧与政论的重要补充,全面阐述了他一生思索的重要主题:死亡与生存。 ★格言之为文体,沉思之为行动,文学之为政治,在人的疆域中交相辉映——全书大量格言警语,当下阅读仍能感受到震撼力量。  -旧时的残忍刑罚。如今的大屠杀。那极富魅力的大众的‘大’就是大屠杀的‘大’。  -战争已经扩大至全宇宙了,地球终于松了一口气。  -旧的废墟被我们保留下,为了能将它们与刚被炸毁的新废墟做比较。  -为什么世界上连假装的好人都没了? ★ 卡内蒂1942—1985年间写作的四本笔记合集,德语直译,中文首次翻译出版。 卡内蒂以《群众与权力》《迷惘》与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游戏》闻名,然而在其创作生涯中具有同等重要位置的笔记一直没有完整出版。《人的疆域》全书含四部笔记:《人的疆域》《钟表的秘密心脏》《苍蝇的痛苦》《汉普斯特德补遗》,由Carl Hanser Verlag授权,三位青年德语译者从原文全文翻译,中文世界首次出版。 如果必须要我说一个历史里最恐怖的东西,我会说,榜样:恺撒临死前的波斯计划源于亚历山大。希特勒进军俄国,源于拿破仑。这种在大事上的模仿看上去像儿戏,可这种模仿永远不会停止,因为历史记载是不会消失的。能一直重复的,总是最荒谬的事。那么谁会效仿希特勒呢,谁是我们的新元首?谁的子孙会被这些效仿者杀害?——《人的疆域》 旧时的残忍刑罚。如今的大屠杀。 那极富魅力的“大众”的“大”就是“大屠杀”的“大”。——《钟表的秘密心脏》 我所知道的最卑劣的感受,是对被压迫者的厌恶,仿佛是在用被压迫者们的特性来为他们受到的蹂躏正名。即使是极为高尚且公正的哲学家也不能免于这种感受。——《苍蝇的痛苦》 在这样一个国度,所有人都倒退着走,为了永远能够看到自己。 在这样一个国度,所有人都互相背过身去:因为惧怕目光。——《汉普斯特德补遗》 完整收录四部笔记 《人的疆域》Die Provinz des Menschen 《钟表的秘密心脏》Das Geheimherz der Uhr 《苍蝇的痛苦》Die Fliegenpein 《汉普斯特德补遗》Nachträge aus Hampstead

作者简介

[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1905—1994),英国籍德语作家,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大师之一,在文学和政治哲学领域均取得重要成就。卡内蒂1905年出生于保加利亚,1911年随家人移居英国曼彻斯特,1913年因父亲去世,随母迁至维也纳。1921年前往法兰克福读高中,1924年回到维也纳学习化学,其间常去奥地利作家卡尔•克劳斯的课堂听课,对他后来写作有着重大影响。1938年纳粹侵占奥地利,卡内蒂迁居伦敦,并于1952年获得英国国籍。 卡内蒂终生将德语作为自己的文学语言,创作了多种体裁的作品,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小说《迷惘》(1935),政论《群众与权力》(1960),戏剧《虚荣的喜剧》(1950)、《婚礼》(1964),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1977)、《耳中火炬》(1980)、《眼睛游戏》(1986),笔记《人的疆域》(1973)、《钟表的秘密心脏》(1987)、《苍蝇的痛苦》(1992)等。1981年因其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译者简介 《人的疆域》 李佳川,译者,哥廷根大学德语文学硕士,巴黎索邦大学和东京大学访问学者,维也纳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近现代德语文学。 《钟表的秘密心脏》 季冲,德国哥廷根大学研究生毕业,专业为德语与文学,研究方向为中世纪,涉猎领域有中世纪德语叙事文本、历史语义、历史叙事学、文化符号学等等。现为哥廷根大学准博士研究生,攻读方向为中世纪,研究重点为叙事学及美学。 《苍蝇的痛苦》《汉普斯特德补遗》 胡烨,生于江苏无锡,201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德语系,其后赴德国求学,于慕尼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目前为慕尼黑大学德语文学系博士生。

网友热评

徐音雪: “如果世上有一座人性的哭墙,那里一定是我待的地方。” 成知默: 作为被放逐、被迫害的犹太人,作为永远的流亡者与世界的异乡人,卡内蒂谈二战、纳粹与大屠杀,谈群众与权力,谈群体的盲从与狂热,就不仅只是谈论人类历史上的至暗时刻,而是将沉郁的切身之痛寄寓其中。在对人的洞悉中,在数十年哲思断片的记录中,一以贯之的是对死亡、上帝与宗教的思索,“不断地感受死亡,不接受任何宗教的抚慰,这是怎样的壮举,多么可怕的壮举”,这简直可视为卡内蒂的自况。文学、艺术与哲学,歌德、卡夫卡、老庄与中国的诸子,卡内蒂以此抗拒着死亡的诱惑,并以此滋养与完善自身。并不是所有都好,甚至在脱离了具体语境的前提下来考察这些句子,时有似是而非、不知所谓之感;但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与思想火花的箴言或曰语录体,却似乎总有天然的张力与自由的阐释空间,常有振聋发聩之效。那个关于葬礼的微小说我太喜欢了。 abitobssesed: 很久没有如此:跟一个人透彻地交谈,带着杀死自己的觉悟。如果人与人之间思想可以交流,那么我们肯定能同时听到,在我们交谈之际,风在我们头顶暗室中空旷的回响。灵魂在欣喜之余,看到身后的世界不断升高不断扩大

图书目录

人的疆域/李佳川译 钟表的秘密心脏/季冲译 苍蝇的痛苦/胡烨译 汉普斯特德补遗/胡烨译

人的疆域:卡内蒂笔记1942—1985"网盘下载"

版权说明

1、本站不保存、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以上二维码指向为网盘资源链接,其内容归对应版权方所有
2、如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点击下面举报/反馈按钮反馈或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投诉说明情况
3、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页面内容,谢谢理解和配合

这些人下载过 (12)
  • 自由自私的灵魂
  • 不分手的恋爱那是歌
  • 冷眸如水溺人深海
  • 梦吹角
  • 离散的风
  • 至怹
  • 粉红色少女
  • 深情共余生
  • 五毒琪睿
  • Mole泪痣
  • 猫的美瞳会发光
  • 北斗文曲星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