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風格自持
17天前 280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失落的卫星 作者: 刘子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副标题: 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原作名: AMONG THE STANS:A CENTRAL ASIAN JOURNEY 出版年: 2020-7 页数: 416 定价: 6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新经典·刘子超作品 ISBN: 9787549631452

内容简介

刘子超出发之作《午夜降临前抵达》重版出来?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522033/ · ☆ 豆瓣年度榜单·中国文学非小说类 第一名 ☆ 方所文化 年度选书 ☆ 新浪读书 年度推荐图书 ☆ 搜狐文化 年度十大好书 ☆ 《南方都市报》南都十大好书 ☆ 《新周刊》·硬核读书会 十大非虚构好书 ☆ 《中华读书报》不容错过的25种文学好书 · 我们生而自由,却往往身 不由己。 在隔绝和封闭的时代,聆听游荡世界的回声。 · ☆ 深入中亚大陆,探访神秘的邻人之国,作家刘子超寻觅九年之作 ☆ 探索未知之地,见证时间之旅,记 录个体之声,寻找被遗忘的失落之心 ☆ 历史学家罗新、作家许知远高度赞许,“为今后的旅行写作树立起标杆” ☆ 因深入书写世界一隅,获“全球真实故事奖”(True Story Award)特别关注作品 ☆ 《纽约客》记者Jon Lee Anderson推荐:饱含幽默感、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之作 ☆ 入选单向街水手计划,开启“新游牧”生活方式,在封闭与隔绝的时代逆向而行 ☆ 随书附手绘地图及40张摄影彩插,作者首次分享中亚文艺清单,纸上遨游中亚 · 有了刘子超这本书,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在近代以来琳琅满目的中亚旅行文学中,终于有了第一部高质量的原创中文作品。——罗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 九年间,作家刘子超数次深入亚洲腹地,前往神秘的邻人之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在这片处于全球化边缘和大国夹缝间的土地,展开一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寻觅之旅。 沿着国境线飞驰,绕过散落的飞地,驰骋于帕米尔无人区,在苏联的核爆试验场抛锚,他以探险者的精神见证隔绝之地;踏上撒马尔罕的金色之路,徜徉于血腥战场和帝国宫殿,凝视最古老的圣书,抚摸玄奘笔下的佛塔,他试图寻回古人的目光;结识将未来寄托于汉语的塔吉克青年,遇见困守咸海七年的中国人,在乌兹别克的酒吧里,听见把酒言欢的商人指着撒向空中的钞票大喊:“你之前看到的全是假象,这才是现实!”一路上,他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徘徊在希冀与失意、自由与迷失之间。 一切如同离轨的卫星,暧昧而失落,充满活力、孤独和挣扎,我们就在隔壁,却浑然不觉——直到旅行开始,直到翻开这本书。 · 有了刘子超这本书,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在近代以来琳琅满目的中亚旅行文学中,终于有了第一部高质量的原创中文作品。宽广的接触面,鲜活的时代感,颇有时间深度的历史思考,加上淡定得有点舞台感的冷静叙述,几乎各个方面都为今后的旅行写作树立起标杆。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子超是这一代人中最杰出的游记作家,他的叙述与感受常让我想起保罗·索鲁。偶尔,我希望他更狂野与热情一些。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 刘子超的作品有简洁的散文风格,以及独特的幽默感、好奇心和冒险精神,读起来令人愉悦。在这本书中,他带着我们来到中亚的心脏地带,那里既神秘,又出乎意料地和我们紧密相连。刘子超是一位敏锐的人性观察者,也是一位极具天赋的作家。 ——乔·李·安德森(Jon Lee Anderson),《纽约客》资深记者 《失落的卫星》可远远不只是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它是一部少见、非凡的文学作品,以一种非常缓慢的步伐在中亚漫游,如同一名佛教僧侣——顺带一提,这种缓慢的步伐亦体现在本书从容不迫的语言中。与大多数旅行作家不同,刘子超没有尝试去和那些“重要人物”对话,也没有假装了解这片土地的一切。相反,他与路上遇到的男男女女交谈,询问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得到不同寻常的答案。以上种种,都给他的作品一种难以超越的真诚。读完这本书后,你就像真的和子超去了一趟中亚,你对这片土地的了解比读一百篇政治类文章还要多。 ——玛格丽特·斯普雷彻(Margrit Sprecher),“全球真实故事奖”2019年评委会主席

作者简介

刘子超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职于《南方人物周刊》《GQ智族》。出版作品《午夜降临前抵达》《沿着季风的方向》《失落的卫星》,另译有《惊异之城》《流动的盛宴》《漫长的告别》《夏日走过山间》等。2019年,中亚纪实长文获评“全球真实故事奖”特别关注作品;2021年,被评为“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他的最新作品《血与蜜之地:穿越巴尔干的旅程》,获选“收获文学榜”长篇非虚构榜、《亚洲周刊》“2024全球华文十大好书(非小说)”。

网友热评

那不勒斯女青年: 啊,是我对中亚不够熟悉的缘故吗,我觉得这本书似乎有些过誉?我是冲着豆瓣非小说类榜单第一来的,但是今天拿到书读起来并没有期待中的好看。一部分是感觉描写不是很细腻,甚至有些苍白,例如,“她的眼神完全是美国式的”一类的话。“美国式”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吧,可是“美国式”“苏联式”是个什么东西呢?其实是一个偷懒的表述吧,读者并不知道作者眼中的美国式是什么,自然也无法共情了,而且有刻板印象之嫌。语言描写也比较苍白,可能是语言转换的原因,读来有浓重的翻译腔和书面语的感觉,更加难以再现旅行的场景,也感受不到中亚的气息。作者试图讲一些故事,但是好像都是干巴巴的平铺直叙,故事没什么吸引力,叙述也缺乏一定的幽默感(我可能要求太高,但我觉得读者需要一点点幽默感不过分吧),对我个人来说比较难读。 阿道克: 这书文笔不错。但是读了不喜欢,因为字里行间那种无时不在的优越感。如果就是为了验证/强化刻板印象(失落荒凉落后的苏联中亚斯坦),而不能发现新的更有价值的东西,出这趟远门的意义何在? Hyperborean: 槽点过于密集:作为奇景的中亚遍地“蒙古包”,更多错位的名词,还有时不时的性别化描写和自以为是的肉麻共情。作者自己才是闭塞的。还是得益于这种内容的汉语书少呗。翻完洗眼睛。 dobima: 过誉的一本书,作者去中亚的目的似乎是怀古寻踪,见到非全球化的一面喜悦和失望交错,和那个非要在湖边用西式厕所的英国人也没什么不同,西方中心视角后又出现了东方中心视角叙事?中亚真的够惨,当然最惨的是中文读者,只能看这种叙事,希望简中能有更多关于中亚的中立客观视角作品,强国时代这本书会受追捧也可以理解了。另外书里不时一带而过的性别及两性话题总会令人不适……文字的考究也没看出来,一个忧郁直男的游记… 恶鸟: 可以说给中国游记文学做了一个标杆,一扫以往走马观花、吃喝玩乐、到此一游的游记风,而是深厚的文学、历史,和冒险探索精神结合,只身进入那些传说中的腹地,大唐西域记或回忆录,历史事件中去,当地日常生活的缝隙和角落,边缘族群的生活和饮食,这是刘子超带来的迷人。

图书目录

序幕大巴扎、流放者和塔季扬娜 第一部吉尔吉斯斯坦 边城浮世绘 滞留者 天山游记 加加林疗养院 邓小平大道与苏莱曼圣山 第二部塔吉克斯坦 西进亚历山大城 杜尚别复调 从帕米尔公路到瓦罕山谷 世界尽头 第三部乌兹别克斯坦 寻找乌兹别克的失落之心 不安的山谷 通向撒马尔罕的金色之路 布哈拉的博弈与离散 困守咸海的人 第四部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的礼物 第五部哈萨克斯坦 突厥斯坦的小人物 草原核爆 七河之地 最后的游牧 尾声扎尔肯特:进步前哨站 致谢 附录一份清单

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网盘下载"

版权说明

1、本站不保存、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以上二维码指向为网盘资源链接,其内容归对应版权方所有
2、如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点击下面举报/反馈按钮反馈或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投诉说明情况
3、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页面内容,谢谢理解和配合

这些人下载过 (12)
  • 冒牌淑女
  • 最深遗憾
  • 你算哪块草莓夹心小饼干
  • 浪野
  • 落叶的一生
  • 待我强大给媳妇满屋零食
  • 你好胸
  • Estrus动情
  • 来路当做归途
  • 独霸我情
  • 你的辅助
  • 女人抽烟都有她的故事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